2023-03-29 17:04:52 来源:原创
近年来,职称申请和评审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很多朋友不知道实时的情况。他们认为,他们不符合申请的要求,评估是没有希望的。所以,他们犹豫了,忘记了冠军评估。最后,他们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具备了同样的条件,拿到了职称证书,然后开始准备职称评审。事实上,这并不罕见!
可以说,这些年来,官方部门出台了许多意义重大、影响深远的职称政策文件,尤其是22年底人社部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》。从政策文件中对于职称申报的相关要求来看,政策对于职称申报可以说是越来越“开放”,那么是否意味着对于职称申报者来说会越来越容易?
2012年11月,人力资源和社会福利部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》 ,明确打破了“论文制”,出台了工程、艺术等一系列实用性职称,不以论文为核心评审指标,对论文数量没有硬性要求,同时降低了资格和奖励。对于那些没有必要的学术资格但有出色表现的人可以例外。而对于工程师职称,可以说已经登上了“职称评审快车道”,申请人可以依靠一建、两建资质证书申请工程师职称评审。
实际上,不仅仅是政策文件。近年来,职称申报与审查的趋势十分明显,即职称申报的困难条件有所减少。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在减少了毕业论文、学历等限制条件后,可以跨越职称申报的“条件门槛”,加入职称评审的“大军”。这也应该是未来的一个长期趋势: 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参与职称评审。
对于教师职称申报,降低企业要求,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能够申报职称;对于不同职称评定学生来说,这意味着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。今后职称评审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人才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,降低评审门槛,让越来越多真正有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的人被评审为工程师,各项目表现优异、学历等硬条件以及不足的申请者加入社会竞争;而且,职称评定除了通过进一步“开放”之外,也在朝着自己更加“规范”的方向不断发展,各种活动材料设计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官方规定,才算有效;以浙江省为例,职称继续提高教育“越来越严”的趋势也非常具有明显;而且受全国社保信息网络等因素研究影响,又由于职称评定普遍认为采用社保属地原则,证书归属对职称申报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得到明显,这是因为很多申报者的一大重要难题。
总结或提醒大家,按报告要求,或需要尽快申报职称评审。毕竟,谁也不知道未来哪些条件会变得更加严格。